減肥在診間,常常會聽到許多來診人開玩笑的說:人生一輩子就是不停的做兩件事情,一件就是減重,另一件事就是 「正在減重的路上」,然而沒有正確的減重觀念,常常會讓減重進入惡性循環,劉醫師診間,就常常見到因為沒有真正了解如何減重的民眾,起先按照自己的方法減,結果越減越肥、越剪越不健康,既然減重是我們的「終生事業」,那我們就不得不正視這件事情!今天就來跟大家談談,劉醫師門診最常看到的6件減重NG行為!

減重6大NG行為:每一項都會輕易讓你減重失敗!

 

 

減肥 目標過大
  • 訂立的減重目標,超出人體的負荷範圍

很多個案放棄減重,是因為設立的目標,超出身體的負荷範圍,導致減重過程很挫折或是不舒服而宣告放棄。跟據美國NIH的建議,一般人來說健康的減重,是一年5-15%,也就是說,以60公斤的人為例,一年減重大約就是3-15公斤,如果太快或是期望增加減重效果的話,一定要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

  • 減重沒減到肥卻是減到「肌肉」

身體的主要重量組成,包含骨頭、蛋白質、脂肪、醣類,減肥的重點是要「減掉脂肪」而不是「減掉重量」,由於人體消耗能量的過程,主要是醣類->蛋白質->脂肪,如果減重方法不正確,常常消耗掉的蛋白質會比脂肪來得多,這樣反而會越擠越不健康!

減肥 節食
  • 減肥過程嚴格控制熱量,結果飲食跟著失調

目前最常使用的減肥方式是「飲食熱量控制」,先根據基礎代謝率以及每日消耗熱量,再根據合適的減重計畫規劃每餐熱量攝取,但熱量控制的過程一定要非常注意飲食的均衡攝取,許多人減重的過程,大幅度減少「纖維、蔬果」的攝取,結果導致便秘或是營養不良,因此減肥過程通常都會改變飲食組成。此外,如果是接受胃鏡減重的朋友,由於胃鏡會改變部分身體的賀爾蒙調控,須透過其他方式計算每餐熱量攝取,務必請專業醫療團隊協助安排!

  • 只靠節食減重,結果一吃就胖

部分的人為了要達到快速減重,會透過節食的方式來減重,這種的減重方法,前期通常可以快速達到減重效果,但人體也有防禦機制,會在人體沒有足夠熱量攝取的時候調降基礎代謝率,達到進來的熱量=出去的熱量,因此這樣的減重方式很快的會遇到減重瓶頸,甚至減重過程一吃就胖,如果要有效節食減重,則建議使用胃鏡減重,因為胃鏡減重會同時改變身體其他肥胖激素的作用,讓接受胃鏡減重的人,不僅食量減少,瘦得也會比一般單靠節食減重來得有效而迅速。

減肥 局部脂肪
  • 想要透過運動可以消除局部脂肪

脂肪的堆積,會跟身體內的賀爾蒙、性別等等都有關係,是屬於全身性的問題,同樣的,人體對於脂肪的提取燃燒,也要透過全身性的調控,因此人是無法透過局部運動,達到局部瘦身的效果,相對比較可行的做法是透過強化局部的肌肉量來調整體態。

  • 仰賴瘦身霜想要得到無痛減肥

很多減重的個案,都會期望利用市面上所販售的「瘦身霜」來「無痛減重」,然而,如果仔細看瘦身霜,大多內涵的成分為氨基非林、咖啡因或是一些辣椒素等等的,讓人塗完之後會有熱熱的感覺,或許有人會覺得塗完之後有稍微「雕塑」的效果,但研究一輪實證醫學,並沒有論文支持瘦身霜有助於「瘦身」,會有雕塑的感覺,推測可能只是局部發熱稍微消水腫,但這樣的瘦身,事後喝水又會讓體重回到原始值了~~

減肥,是一個需要高度專業的科學,要照顧好個案,即便只是最簡單的飲食控制,通常也會需要一群專業的醫療人員協助與支援,如果單靠飲食控制或是運動減肥無法達到有效減肥,就可能要考慮內視鏡縮胃手術等治療方式,想減肥的各位,你們並不孤單,當你遇到任何減重瓶頸,建議跟專業的醫療團隊學習正確的減重知識與規劃概念,能成為你最好的靠山!

參考文獻:

Managing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Adults. Systematic Evidence from the Obesity Expert Panel, 2013 [PDF-5.89MB] —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延伸閱讀:

➤ 體重管理2條基準線,帶你一手掌握所有減重理論

➤重飲食這樣吃最有效!實證醫學力推的10大減重飲食法則與成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