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失調 體重管理

協助個案做好體重管理的過程,會牽涉到人體新陳代謝、飢餓感、飽足感等多面向的生理調節,而荷爾蒙,是身體內部細胞與細胞之間調節生理重要的化學因子,而近幾年來,超過30種體內荷爾蒙濃度變化被各大醫學證實會導致內分泌失調變胖,其中不乏幾種賀爾蒙,像是瘦素、胰島素、GLP-1延伸物等已經被西醫研製成輔助減重的藥物,本篇文章將帶大家了解9大內分泌失調變胖因子,並且提供每一種內分泌失調對應的體重管理策略!

內分泌失調變胖3類別:飽足、飢餓與促進新陳代謝

想要有效減重,手段不外乎兩個:增加熱量代謝,並且減少熱量攝入,像是大家所熟知的禁食、運動、補充燃脂營養品等,就是根據這兩個生理機轉所設計而成。而人體導致內分泌失調變胖的荷爾蒙,一樣也跟身體新陳代謝低下(周邊細胞新陳代謝能力不足)以及無法控制大量熱量攝入(大腦感覺吃不飽、總是覺得餓)相關。

 

身體新陳代謝的內分泌失調變胖荷爾蒙:胰島素、甲狀腺素、性激素、類固醇

新陳代謝 荷爾蒙

胰島素:管理體內能量儲存

葡萄糖,是身體內最重要的能量來源,而胰島素正是掌管身體內葡萄糖「移動進入細胞」的重要荷爾蒙,目前最常見胰島素內分泌失調變胖的關鍵在「胰島素阻抗」,由於周邊細胞對於胰島素產生抗性,導致血中的葡萄糖沒辦法進入身體細胞,轉而導致血中的葡萄糖被脂肪細胞利用導致肥胖。

改善胰島素阻抗日常生活小秘訣:

    1. 規律運動:目前實證醫學證實,一週三次的中強度至高強度運動能增加身體細胞的胰島素敏感性。
    2. 充足睡眠:每天6-8小時的高品質睡眠至關重要,不充足的睡眠被醫學證實會增加肥胖與胰島素的阻抗,同時會強化身體的飢餓感。
    3. 增加Omega-3的攝取:短期強化富含Omega-3魚油的補充,被證實能減少胰島素阻抗。
    4. 使用地中海飲食:地中海飲食中的橄欖油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高比例蔬果富含植化素,兩者協同作用下能降低胰島素阻抗。
    5. 攝取低GI食物:日常生活飲食中儘量減少精緻澱粉攝取,改為低升糖、高纖維的食物,有助於增加胰島素敏感性
    6. 做好體重管理:身體內的脂肪細胞,會分泌多種細胞激素干擾身體其他組織對於血糖的利用,降低身體內脂肪細胞的比例,有助於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

小結:胰島素阻抗,是造成內分泌失調變胖的關鍵因子,透過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以及睡眠促進能有效改善。

 

甲狀腺素:身體內燃燒熱量的關鍵

甲狀腺素會直接進入身體細胞內增加粒線體燃燒熱量的效能,讓進入細胞內的能量被更快速的消耗掉,產生熱能維持體溫,通常內分泌失調變胖的個案如果伴隨有甲狀腺低下的問題,會有畏寒、水腫、精神不好等問題。

改善甲狀腺素低下日常生活小秘訣:

    • 增加含碘食物攝取:碘是甲狀腺素合成的重要原料,日常生活中多攝取海魚、海產、雞蛋、牛奶及奶製品、紫菜、海帶等食物能避免甲狀腺素低下的發生。

小結:台灣因為屬於海島國家,相對來說甲狀腺功能低下比較不普遍,但如果減重過程一直遇到瓶頸,建議到新陳代謝科門診抽血做一下甲狀腺功能檢查。

 

雌性激素:調整身體脂肪分布的關鍵

不論是男性或女性,身體內都有一定濃度的雌性激素,而雌性激素最主要掌管脂肪的堆積,當雌性激素低下的時候,脂肪相對比較容易堆積在腹部,相對的,當雌性激素過高的時候,脂肪則相對容易堆積在胸部、大腿、臀部等地方。維持雌性激素的平衡,能讓脂肪更勻稱的分布。

維持雌性激素平衡日常生活小秘訣:

    1. 飲食調控:紅肉會增加身體內的雌性激素,針對過重的人會建議減少紅肉的攝取,至於大豆中則富含大豆異黃酮,能增加雌性激素的作用,面對更年期的女性,可以適度補充大豆製品維持雌性激素平衡。
    2. 體重控制:脂肪組織是除了女性卵巢之外第二大的雌性激素分泌組織,越多的脂肪相對體內就會有越高的雌性激素濃度,體重也越難控制。

小結:雌性激素不只會影響體態分佈,同時是人體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防控激素,因此體重管理過程中,維持雌性激素的平衡,更能達到健康促進的效果。

 

類固醇:日常生活壓力控管激素

類固醇也被稱為壓力荷爾蒙,主要是由腎上腺所分泌,當人體在壓力下,類固醇會協同腎上腺素啟動「打或逃(Fight or Flight)」的反應,讓身體持續維持在高血糖狀態,而長時間體內類固醇濃度過高,也會增加身體對於胰島素的阻抗,導致增重。

維持類固醇穩定日常生活小秘訣:

    1. 壓力管控:研究指出適度的靜心或是冥想,能夠有效降低身體的壓力反應,進而讓身體內類固醇濃度獲得更好的調控。
    2. 規律運動:規律運動被證實能夠讓人更做好情緒管理與壓力調控。
    3. 均衡飲食:研究指出,高糖、高油與精緻飲食,皆會增加身體內的類固醇濃度,相對的健康飲食型態像是地中海飲食,則被證實能降低類固醇的濃度。
    4. 睡眠管理:慢性的睡眠問題,被證實會增加身體內類固醇的濃度,特別像是輪班的族群,更容易出現身體內類固醇濃度過高的問題,做好睡眠管理,能讓體態更容易受套控制。

小結:儘管類固醇主掌身體壓力的調控,身體內慢性高濃度的類固醇,會大幅增加肥胖的機率,透過壓力管控、睡眠管理、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能有效降低身體內類固醇的濃度,讓體重更好被控制。

 

總是吃不飽的內分泌失調變胖荷爾蒙:瘦素、GLP-1延伸物(瘦瘦筆)

飽足感 荷爾蒙

瘦素(Leptin):掌管大腦「飽食中樞」的激素

瘦素,是由小腸內的脂肪細胞與上皮細胞所分泌,能直接作用在大腦的飽食中樞,讓大腦感覺「飽了」進而抑制食慾,然而,人體內的脂肪細胞,會干擾瘦素在大腦的作用,導致有「不容易吃飽」的錯覺,這時候就必須要吃更多,產生更多的瘦素,才有辦法讓大腦感覺「有吃飽」。

維持瘦素穩定日常生活小秘訣:

    1. 體重控制:研究指出,做好身體體脂肪的控制,能夠讓大腦重拾對瘦素的敏感性。
    2. 增加睡眠品質:充足的睡眠,被證實能夠讓肥胖族群的瘦素更穩定,也相對不會有吃不飽的感覺。
    3. 規律運動:持續規律運動,能夠降低身體內瘦素的濃度。

小結:肥胖的人相對容易有「瘦素阻抗」的問題,這時候建議做好體重控管並且規律運動,同時搭配營養補充讓睡眠品質提升,更能降低身體瘦素的濃度以及瘦素阻抗。

 

升糖素樣肽-1/GLP-1延伸物(Glucagon-like Peptide-1):小腸分泌的瘦瘦筆激素

升糖素樣肽-1(簡稱GLP-1),是當食物進入小腸的時候,營養物質刺激腸道L細胞分泌的一種內分泌荷爾蒙,GLP-1會參與胰臟與肝臟的血糖調節,同時調控食慾,近年來的「瘦瘦筆」就是根據GLP-1所做出來的藥物,被廣泛用來控制體重與血糖調節。

維持瘦素穩定日常生活小秘訣:

    1. 增加食物中的蛋白質攝取:高蛋白食物像是優格蛋白粉,被證實能夠增加血中GLP-1的濃度,因此會建議想要增加升糖素樣肽-1的人可以將食物中的蛋白質比例拉升。
    2. 使用益生菌:根據研究指出,使用乳酸桿菌不僅會增加GLP-1分泌同時促使胰島素的分泌。

小結:GLP-1的分泌會讓身體有「飽足感」,同時增加糖分的利用,像是胰妥善Victoza、穩爾糖Bydureon、善纖達Liraglutide等,都是GLP-1的延伸物,針對不想使用藥物的個案,會建議可以透過增加蛋白質的攝取以及補充益生菌來增加身體內的GLP-1濃度。

 

總是覺得餓的內分泌失調變胖荷爾蒙:飢餓素、神經胜肽Y、胜肽YY

飢餓感 荷爾蒙

飢餓素(Ghrelin):跟瘦素協同調控食慾的好夥伴

飢餓素的作用剛好與瘦素作用相反,主要是當胃裡面沒有食物的時候,會分泌飢餓素讓大腦知道該進食並且增加食慾,這也是為什麼通常單靠「節食減重」很容易失敗的原因,因為身體會大量分泌飢餓素,讓人感覺更餓。此外而肥胖的人,被證實會對飢餓素更敏感,讓人更容易處在飢餓狀態。

維持瘦素穩定日常生活小秘訣:

    1. 規律飲食:由於「空腹」容易導致飢餓素的分泌,同時當飢餓素分泌的時候,會讓人體新陳代謝變得更慢,因此會建議個案要「規律」飲食,即便採用斷食的個案,也應在該進食的時候攝取足夠的三大營養素。
    2. 提升睡眠品質:不好的睡眠頻會增加飢餓素的分泌,讓人想要透過進食維持高血糖以及好的精神狀態,讓肥胖機率大幅提升。

小結:規律的生活作息、飲食與睡眠,會是讓身體飢餓素最不容易高起來的方法。

 

神經胜肽Y(Neuropeptide Y):控制食慾的神經之間傳導物質

神經胜肽Y是大腦內所分泌的荷爾蒙,通常是在「沒吃東西」與「壓力」的情況下會分泌的內分泌激素,會刺激食慾並且減少熱量消耗,導致熱量更容易累積。

維持瘦素穩定日常生活小秘訣:

    • 減少糖分攝取:高糖飲食,被證實會增加神經胜肽Y的分泌,適度地減少身體的糖分攝取,能避免神經胜肽Y居高不下。

小結:避免高糖飲食的攝取、避免空腹與高壓生活,會是降低神經胜肽Y的重要方式。

 

胜肽YY(Peptide YY):原始人用來抑制食慾的腸道荷爾蒙

胜肽YY是腸道所分泌可以抑制食慾的荷爾蒙,而肥胖的人身體內的胜肽YY濃度都相對偏低,讓人更容易吃更多。

維持瘦素穩定日常生活小秘訣:

    • 原始人飲食(Paleo diet):相較於其他種飲食,原始人飲食具有相對更高的蛋白質含量,同時擁有足量的水果跟蔬菜,這樣的飲食方式,被證實能夠增加胜肽YY的分泌量,同時不影響身體對於血糖的掌控。

小結:針對肌肉量偏少脂肪量偏多的「虛胖族群」,可以透過原始人飲食增加胜肽YY的濃度,達到更好的減重效果。

 

以上9種荷爾蒙,是最常見導致內分泌失調變胖的荷爾蒙,但相信大家不難發現,想讓這些荷爾蒙維持在更完美的「瘦身」狀態,主要都是圍繞在「運動規劃」、「飲食規劃」、「壓力排解」以及「提升睡眠品質」這四大議題之下,因此想要成為好的體重管理教練,不僅要懂得如何協助個案進行運動與飲食規劃,還要懂得教導學員進行妥善的壓力排解提升睡眠品質,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多數的體重管理教練培訓課程,都會強調要能夠懂得如何引導並協助個案做到更全面的健康管理。

國際家庭健康守護學會所開設的體重管理教練培訓工作坊,是根據美國運動體雕學會(American Sport & Fitness Association, ASFA)建議所設計的一堂課程,其中不只會教授醫學減重生理、帶領學員以「連續血糖監控儀CGM」作為科學化體重管理監控的依據,更會教授學員如何成為一位優秀的體重管理教練,想針對課程細節了解更多的,歡迎來信詢問,我們會有專員提供您在如何成為優秀的體重管理教練最專業的建議。

延伸閱讀:成為專業體重管理教練必備的6大技能與完整學習指南

延伸閱讀:減重飲食這樣吃最有效!實證醫學力推的10大減重飲食法則與成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