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家中長輩說話的速度突然變慢,讓我們可能以為他們是在想著去哪裡泡茶聊天,或是在思考可愛孫子的事情而分了心,但這個現象其實可能是大腦在向我們發出一些隱晦的訊號,意味著大腦正在悄悄地老化,或者是失智症前兆!

失智症前兆與語速的關係
失智症是一種影響記憶力、思考能力和社交能力的疾病,最常見就是阿茲海默症。而失智症患者在語言表達上常見的問題包括找詞困難和語速減慢。雖然許多人可能會將尋找詞彙困難視為失智的早期跡象,但根據醫學期刊《老化、神經心理學與認知》(Aging, Neuropsychology, and Cognition)的研究指出,語速的變慢可能是一個更精確評估失智症的指標。
失智症讓語速變慢的原因?
這項研究團隊招募了125位18歲至85歲的健康成年人,讓他們進行一系列測驗,評估他們的思考速度、注意力集中度以及記憶力等執行功能表現。研究人員發現,測試分數較低的人,通常在日常對話中說話也會較為緩慢,圖片命名遊戲的表現也相對較差。
研究結果認為,語言表達緩慢或詞不達意,主因在於無法順利從概念意義抽取出對應的語音形式。簡單來說,要判斷一個人是否開始出現老年性詞彙障礙,除了注意他命名事物的準確度之外,更應關注他在尋找詞彙時的整體反應速度。如果反應明顯變慢,可能預示著認知功能正在逐漸衰退,值得多加留意。
這項發現對於評估認知衰退具有重要意義。研究人員建議,在例行的老年健康檢查時,也應該納入測量言語速度的項目。只要留意語速是否出現明顯變化,就能及早發現潛在的認知功能退化徵兆,對於及時診斷失智症等病症有一定幫助。
長輩語速變慢怎麼辦?
雖然我們無法完全阻止老化過程,但有一些策略可以幫助維持語言能力和認知健康。
保持社交活動:
社交活動可以增加與他人交談的機會,促進語言的運用和練習。此外,社交活動也可以刺激大腦思考和反應,鍛鍊認知功能。透過與他人的互動交流,大腦需要集中注意力、記憶對話內容,並作出適當的回應,這些都有助於鍛鍊記憶力、思維邏輯和專注度等認知能力。
定期進行益智遊戲和腦力激盪練習:
有研究指出,定期進行這些大腦鍛鍊,有助於保持神經迴路的活躍度,延緩認知能力的退化。此外,一些專門為訓練聽覺記憶或語言理解而設計的應用程式,更能直接鍛鍊與語言相關的大腦區域。
學習新技能:
學習新事物本身就是一個鍛鍊大腦的過程,無論是學習一種新語言、樂器還是各種手工藝,大腦都需要建立新的神經連結,形成新的記憶痕跡。這種持續的學習過程能夠激發大腦的神經可塑性,增強認知儲備。學習新技能也會促使大腦集中注意力,鍛鍊記憶力和專注度。
若長輩語速出現顯著減慢的情況,最好能盡快尋求專業醫療單位進行全面的認知能力評估。醫生會透過一系列測試,了解病況的嚴重程度,並給予適當的治療或建議。
雖然身體和認知機能的退化是無法避免的老化過程,但我們要學會用包容心對待這些變化,並積極採取行動。培養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透過安全而良好的運動習慣維持身心健康,做好身體的健康管理,就能延緩老化步伐,過上高品質的晚年生活。
延伸閱讀:6分鐘護一生!5大運動處方好處面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