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雅婷心理師
回想你的青春期,是否 常常熬夜、白天爬不起來、上課打瞌睡?還是,這就是你家唸國、高中的孩子的日常?
在台灣,不只是大人「睡眠不足」,青少年們也是如此。有些家長擔心這樣會影響課業,而感到憂心;有些父母則認為「晚睡晚起」是青少年的常態,頂多就是長不高,應該不用這麼擔心吧?然而,睡眠不足對青少年來說,不只是影響發育成長、學業成績,已經有不少研究表示長期睡眠不足,會大大影響他們心理健康。

生理時鐘延遲:青少年容易晚睡晚起的原因
青少年之所以「晚睡晚起」,其實並非他們愛熬夜,而是受到賀爾蒙分泌而產生的自然現象,稱為「生理時鐘延遲」。
以健康的成年人來說,大腦的松果體會在白天減少褪黑激素的分泌,讓我們清醒;晚上入夜後,增加褪黑激素的分泌,讓我們自然地想入睡。而國際期刊《Child Development》的研究就曾發現,青少年受到荷爾蒙分泌的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時間也會有所改變!跟成年人相比,他們的褪黑激素在睡前、半夜、起床這幾個時間點,都會延後分泌,因此他們很容易成為夜貓族。
除此之外,青少年為了適應當下的生活型態,像是:7、8點到校、眾多的課後活動、頻繁使用3C來維持社交,都可能讓他們整體的生理時鐘往後移,造就「晚睡晚起」的現象。

雖然青少年普遍有生理時鐘延遲的狀況,但這不代表他們「睡得少」也沒關係喔!美國睡眠醫學會就針對了13-18歲的青少年做了相關的研究,來評估他們需要「睡多少」才能維持身心健康。很有趣的是,他們發現青少年的睡眠呈現U形曲線,當他們睡得太少(少於5小時)或是睡得太多(大於10小時),都會增加心理健康問題與藥物濫用的情形。而睡眠時間介於8小時左右的青少年,與其他組別相比,他們的情緒狀態比較穩定,並能減少了自殺意願,以及吸菸、飲酒、使用非法藥物的行為。

睡眠不足對青少年心理的3大影響
除此之外,不少研究也指出「睡眠不足」,可能會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以下的不良影響:
影響情緒調節能力
人的大腦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是坐落於第三腦室的周圍,包含了下視丘、扣帶迴、海馬迴、杏仁核、眼框額葉皮質等部位,這些都會影響我們產生與調節情緒的功能。而《AIMS Neuro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使得大腦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過度亢奮,使我們難以調節情緒,使我們容易對煩躁、厭惡等負面情緒做出反應。
難以抑制衝動行為
青少年的叛逆行為可能跟睡眠不足也有關!《Sleep Medicine: X 》期刊上研究就發現,青少年的睡眠不足與衝動控制能力有雙向的關係。一方面是青少年的額葉皮質、額紋狀體環路還正在發育,因此他們在抑制衝動行為時,情緒系統本來就比較容易發生干擾,較難良好克制;另一方面是睡眠不足會直接影響了前額葉的功能,使他們難以控制衝動行為。史丹佛大學Shashank Joshi教授提到,長期睡眠不足的青少年更容易有飆車、吸毒、喝酒等危險行為。
影響注意力
突觸是位於神經元之間,進行訊號傳遞的接頭,也是維持腦部、各個神經細胞之間有效溝通的重要角色。而當我們步入青春期時,位於大腦額葉皮層的突觸也會發生重組、重新連接。《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期刊上的研究觀察到,長期睡眠不足的青少年,大腦的突觸比較容易有出錯(過度修剪、修剪不足)的情況,進而減少白質生長、影響他們認知、注意力與執行力的表現,並增加了得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機率。
根據兒福聯盟在2020年的調查,台灣國高職生的平均睡眠時數約為6.9小時,遠低於美國醫學會建議的標準(8小時)。雖然短時間之內,很難調整青少年的作息。但是長期睡眠不足會深遠地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如果家裡有個正值青少年的孩子,建議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引導他們調整睡眠習慣:

- 設定規律的就寢時間:無論功課寫了多少、考試考了幾分,都還是要按照時間睡覺。這不僅可以讓孩子睡得更久、白天也更清醒,更可以幫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 建立紓壓的睡前儀式:孩子跟大人一樣,為了維持課業、跟同學之間的關係,也可能累積壓力。建議睡前一小時請孩子暫停使用3C,可透過寫日記、閱讀喜歡的課外讀物、伸展筋骨等方式,幫助他們放鬆身心,提高睡眠時間與品質。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父母要意識到的「睡眠」的重要性。家長也可以「以身作則」,將上面提到的建議化為行動,相信他們也會漸漸懂得重視自己的生活作息與睡眠時數,做出改變!最後小提醒一下!青少年的睡眠,往往與食物營養息息相關,如果想要孩子睡得好,飲食健康管理要做好,好的飲食健康管理,被醫學證實能避免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佳、以及衝動行為的發生。如果對於孩子飲食健康管理想更深入了解的,社團法人國際家庭健康守護學會有開設健康管理師課程,能協助各位快速掌握如何做對做好飲食管理。
參考資料:
1.Sleep schedules and daytime functioning in adolescents PMID: 9768476
2.Consensus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on the Recommended Amount of Sleep for Healthy Children: Methodology and Discussion PMID: 27707447 PMCID: PMC5078711
3.Emotion, emotion regulation and sleep: An intimate relationship PMID: 32341948 PMCID: PMC7181893
4.Bidirectio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adolescents’ sleep problems and impulsive behavior over time PMID: 33870168 PMCID: PMC8041124
5.Frontostriatal activity and connectivity increase during proactive inhibition across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 PMID: 24532023 PMCID: PMC6869143
6.Sleep Disturbances in Adolescents with ADH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Framework for Future Research PMID: 27969004 PMCID: PMC5401800
7.兒福聯盟 – 台灣學生睡眠及使用提神飲料調查報告記者會
延伸閱讀:自律從養成習慣開始,看懂棉花糖實驗培養孩子自律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