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投私人保險嗎?那麼你是否有遇過這樣的問題?『醫生,拜託麻煩你,上次開的診斷證明書,保險公司說不夠詳細,還要請您幫忙補充…』,這個大概是病人出院後回診後,最常見會遇到的問題,遇上了意外,好不容易治療告一段落,為了申請『診斷證明書』來來回回在醫院跑了不知道多少次,然後申請了,保險公司又說不行,要加註些什麼,到了診間,醫師又說不行…。交通費、掛號費不算,更重要的事,浪費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 到底診斷證明書是幹嘛用的?什麼可以寫,什麼不能寫?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診斷證明書到底是什麼?

顧名思義,診斷證明書,就是醫師『診斷』的『證明』,再加上病人在醫院所接受到的『醫囑』,『診斷』就只能寫您來醫院處理的『疾病』或『傷害』,至於病人『為什麼』會引起這些疾病或傷害;則是在醫院外面發生的事,醫生無法得知,自然沒有辦法幫你證明。而『醫囑』則是醫師在醫院內囑咐其他醫療同仁所實施的醫療行為,以及醫師囑咐病人出院之後的注意事項。

舉例而言,急診常見的骨折、撕裂傷,或者是牙齒斷裂,醫師的診斷證明書上最多只會寫『哪裡的骨折』、『哪裡的撕裂傷』或是『第幾顆牙齒斷裂』,至於是『車禍』、『打架』、『意外跌倒』,醫師無從得知,自然沒有辦法幫忙寫到診斷證明書上。

醫囑的部分,同樣不是要把整個病例寫在診斷證明書上,而是簡要摘錄最重要的治療以及出院建議關鍵,所以『手術代碼』、『縫了幾針』、『住院過程』、『吃了些什麼』,或是『健保代碼』,都不會出現在診斷證明書上!

 

擔心後續保險公司手續繁雜,有沒有什麼建議的方法?

對於需要保險給付貼補花費的一般民眾而言,最方便的作法就是,請專業的保險從業人員或是健康管理師協助處理,先請醫師開一張有中文診斷及簡要病情的診斷書,先跟醫師確定自己就醫診斷以及簡要病情陳述無疑慮後,再簽授權書交由保險公司處理後續相關事宜,這樣除了可以節省時間之外,同時也可以避免日後因為不了解病情而跟保險公司有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