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個『充滿美食』的地方,不論是到了哪個城市或是鄉鎮的小角落,都可以看到『美食的蹤影』,碳烤、串燒、麻辣燙、滷味、炸雞排、炸薯條、炸地瓜球。走一圈台灣的小巷子,絕對不會讓自己『空腹而歸』。

 

一趟夜市之旅,往往滿足了五感的享受,卻拖累了健康的身子

香噴噴的雞排,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台灣美食之一,特別是剛起鍋的雞排:金黃色酥脆的麵衣、撲鼻而來的油香味、搭配上胡椒鹽的味蕾體驗,完完全全的給了我們全方位『色香味』滿足,然而,吃雞排真的健康嗎?您的孩子還在天天吵著吃雞排嗎?

近年來,甚至有論文指出,吃『雞排』,可能會造成癌症!!這麼重要的事情,怎麼可以不知道?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談『雞排』對於健康的影響!!

 

其實不只是炸雞排,有些烹調方式存在著很大的潛在風險

台灣人的烹調方式,特別是『煎、炒、炸』,是其中危害健康之最!高溫油炸、燒烤、煎、炒時,高溫的環境,很容易讓蛋白質、油脂、醣類變性,產生一些被認為有毒的物質,像是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便是其中最為科學家以及醫學家們所重視的議題。

什麼是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簡單來說,就是物質被高溫變性所造成具有兩個苯環以上的物質,自然界中,主要是由煤碳、原油、石油、天然氣、木材等物質的燃燒所產生,然而,在我們的食物之中,正是由油炸、燒烤、煎、炒所產生的!!

除了食物之外,人體同時可以藉由皮膚吸收、呼吸系統吸收!!

 

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對人體到底有哪些影響?

美國有相關的研究顯示,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和許多的癌症有相關性,包含口腔癌、胃癌、大腸癌、甚至是皮膚癌等等,全部都和這個物質有關!!甚至是台灣女性的肺腺癌,也被認為是因為長時間暴露在炒菜油煙有關!!

歐洲食品科學委員會更在2002年歸納出PAHS毒性的結論為:數種PAHS為具有基因毒性的致癌物,建議越少曝越好。

對於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對於健康,大家就有更深一層的把關,您們說是吧~~

那怎麼樣才能避免接觸呢?除了少吃這些不健康的物質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定期的健康檢查,畢竟現在的不健康物質實在太多,有時候防不勝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