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險公司為了要讓業務員在市場上有競爭力,每年都會舉辦很多業務培訓的課程,像是業務銷售技巧、組織培訓課程。特別是在業務銷售技巧上,常常需要搭配適合險種去規劃培訓內容,其中培訓上難度比較高的是跟健康險相關的講座。難度較高的原因是,國人基本上都有儲蓄理財觀念,推廣儲蓄理財不難,但對於健康與風險的界線模糊不清,健康的時候覺得不需要,但真的發生疾病意外才會意識到沒有提前規劃健康險,讓以後生病時可以用。
因此保險公司在規劃健康險培訓時會需要花比較多心力,當業務員觀念通了,客戶才會有觀念,才能為公司帶來業績。但每次進行健康險培訓課程,往往到課人數不如預期,大部分業務員是為了補時數才來上課,所以上課品質也很差,滑手機、逛網站、聊天,這樣不僅沒有學習效果,如果是請外聘講師,對公司觀感可能也不佳。
要舉辦一場好的健康險培訓講座並不難,只要在辦課程前先釐清影響業務員學習的3個要素,不僅能解決業務員培訓不專心的問題,還能讓每場課程都佳評如潮。
1.以客戶導向而不是以話術為導向
業務員的健康險培訓重點:發覺客戶在意什麼,不是只有練話術
公司每次舉辦新課程都希望可以幫助業務員在市場上提高競爭力,所以在議題與險種上要怎麼配搭,該說些什麼話,基本上都幫業務員做得好好的,只要專心上課,想要成為健康險達人一定沒問題。
可是每次開課,並沒有想像中蜂擁而至的報名人數,甚至連通訊處經理都不報名,都要請公司主管去溝通,才願意來上課。為什麼精心準備的課程,報名卻常常不如預期?如果課程內容只有著重在話術技巧,當業務員在市場上服務會最先面臨的狀況就是:客戶百百種,但話術並不適用每位客戶。畢竟每個客戶的狀況都不同,必須要用不一樣健康險銷售的切入點,如果只著重在練習固定話術,而不是教業務員怎麼從客戶的需求出發,時間久了業務員發現不好用,自然就不想來上課了。
2.授課長度、節奏影響學習效率
有時候設計課程的人會有一種誤解:課程時間越長,效果就越好,但事實上不是時間長就一定好,上課流程、議題與產品連結度,都需要用系統化的方式建構。
不僅只是時間,課程的節奏也可能導致學員的學習效率不佳。因為人的專注力有限,需要搭配互動與休息讓大腦可以重整,課程的每個階段都需要搭配休息或是小活動,將新收到的資訊變成自己可用的資訊。
根據國際家庭健康守護學會過去的經驗,每節課程時間在1至1.5小時比較適合,可以讓需要專注學習的課程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吸收。而課程內容與節奏上的安排,則要設計讓業務員在市場上有實際應用的情境,加上互動式的講座訓練更能幫助業務員應用在實際工作上。當透過邏輯系統化的方式建構課程內容與產品的連結,就可以降低業務員在學習上的阻力,提高學習的效率,讓業務員每次來學習每次都能用,以後公司開課就會自動報名。而國際家庭健康守護學會所協辦的每堂健康險課程,都會根據時間、產品、醫學專業,設計出最能讓業務員快速吸收同時現學現用的課程。
3.場地、座位、設備安排不當干擾上課氛圍
好的環境確能讓學習事半功倍。除了以客戶為導向設計合適課程長度,場地的氛圍也是影響課程學習的重要因子,因為好的環境安排,能提高學習專注度。
事前準備是否充分,會直接影響到課程的順流,像是電腦設備、道具,一定要先試過;學員上課坐的位置不會被阻擋看不到投影片;音量不會有爆音或是聲音過於小聲,這些都可能造成課程中斷或是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舒適的學習環境,能讓專注度提升,學員上課有收穫,在課程中更能與講師有好的互動,而講師也容易從互動中知道要提供什麼樣更有效的資訊分享給學員。
學會能夠提供的協助
一場實用的健康險課程,幫業務員找到自己在保險產業的價值與命定。國際家庭健康守護學會是一群一線醫療人員所組成的學會,在與許多保險通訊處合作的過程中發現,好的保險產品大多缺乏的不是完整的說帖而是缺少了合適的健康銷售切角,會讓客戶無法從業務員的分享得知商品對他的好處。正在閱讀文章的您,如果也想要讓公司辦的每場培訓講座都能發揮效益,相信學會過去與許多通訊處合作的經驗能成為您的幫助,歡迎來信學會詢問,讓我們用成功經驗協助您在培訓上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