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過去都認為聲帶長繭只會發生在像歌手、老師等需要大量使用嗓子的職業上,但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透過免費APP進行網路通話已成為主流,因為沒有通話費用限制,在長期不當使用聲帶的狀況下,久而久之開始出現喉嚨痛、聲音沙啞等等的症狀,去看耳鼻喉科,結果發現『聲帶長繭』了!

人可以發出聲音,最主要是靠空氣通過聲帶產生震動以及口腔舌頭構型改變所產生的,一般來說,每個人一天的說話量要小於4小時,每講一個小時的話建議要休息15分鐘,如果超量使用,聲帶可能會因為與空氣過度摩擦,引發發炎水腫,久而久之,聲帶的表皮為了抵抗過度摩擦,也就逐漸產生結節,再加上現代人生活習慣不好,胃食道逆流、吸菸、刺激性食物使用的人口都大幅增加,這些都會讓聲帶結節更加惡化!

 

常見的治療方式

對於喉嚨痛、聲音沙啞、聲音改變、甚至失聲等症狀超過兩周的人,我們都會建議到耳鼻喉科做檢查,經過局部麻醉之後,利用內視鏡觀察喉嚨以及聲帶的病變,如果確定是聲帶長繭,目前常見的治療如下:

藥物治療

聲音持續沙啞的時間在6個月內的患者會建議先嘗試服用消腫藥物、定期追蹤,多休息,大多數的病患約兩、三週可改善症狀。

語言治療

當聲帶上的繭沒有即時處理而逐漸變白、粗硬,除了藥物,還需搭配醫師或語言治療師的音聲衛教,矯正不良的發聲習慣,包括肌肉放鬆練習、吐氣練習、發聲練習及單字練習等。對早期聲帶長繭的患者,光靠音聲訓練就能有效改善沙啞及講話要耗費的力氣。

手術治療

如果上述方法都無法緩解聲音沙啞的問題時,或是結節超過一年以上,基本上很難光靠藥物或是語言治療消除,當這樣的問題嚴重影響著生活與工作,現在有新技術用喉鏡切除結節。這種手術可以在門診進行,是以內視鏡伸入喉部進行,雖然需要全身麻醉,卻不必切開脖子留下疤痕,手術時間約10分鐘,術後觀察休息一、兩個小時即可回家,並禁聲約一週,就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當然術後還是要注意保養、搭配語言治療,說話時間不可過長或聲音過大,否則聲帶長繭的問題還是可能會復發!

對於聲帶長繭的人,不論是藥物與語言治療,目前健保都有給付,而如果是長時間聲音沙啞而必須要動手術的人,內視鏡的治療,侵襲性低,成功率也相當不錯,手術費用約莫落在50,000-100,00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