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協會似乎也嗅到了『健康財富第五波』的商機,將健康管理師的培訓以營利為根本,用更長的時數或是更絢麗的手法,從中獲取利益,到現在看了一圈坊間『健康管理師』課程,幾乎沒有人再記得,當初設立『健康管理師』的初衷,甚至也沒有人記得身為一個『健康管理師』應該要肩負的使命。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健康管理師的由來,希望能導正一下社會的風氣。
健康管理師,概念源自於『個案管理』
是在1920年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在戰場上不幸傷殘,回到美國本土接受治療後出院時才發現,父母親已然離世、又加上戰亂導致妻離子散,以至於這些人出院後沒有人能夠幫助照顧他們,然而,醫院的醫療人員的治療又受限於醫院,龐大的社會醫療資源需求,醞釀了『健康管理師』的發跡,目的就是讓社會能夠有這麼樣一個重要的醫院外個案管理團隊,能夠在個案需要初步醫療協助的時候就近照護,同時在個案遇到緊急狀況的時候,可以先一步的判斷並給予建議同時轉診至能夠提供醫療資源的醫院,讓這些人能夠第一時間接受到治療,避免病情上的延誤。
這正符合國際家庭健康守護學會『攜手呵護每個家』的初衷
正如開頭所述,身為醫院的醫療人員,我們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極限,即便是在醫療資源充足的台灣,病人出了醫院之後就很難照顧得到它,而我們這群醫療人員正需要一群有這樣初心的人,幫我們搭築起『醫院與病人之間的溝通橋樑』,也因此,我們的課程設計中,完全都是根據這樣的基礎,從臨床的實務當中所淬煉出來的。
很多人都會問團隊的醫療人員:『我很認同您們的理念,但身為健康管理師,什麼是我最主要該會的?』當你明白了健康管理的初衷,你自然就會知道你該會的,主要並不是一些『食品安全認證』、『食品添加物』、『職場健康管理』、『運動醫學』等等,要成為醫院與病人之間的溝通橋樑,健康管理師的專業必須要能掌握一個人急重症的病情,除了急救基礎技能之外,能適時的轉介需要的病人到大醫院接受治療;同時要擁有能看懂檢驗報告、幫忙規劃基礎飲食熱量分配的能力以及身在東方,你也必須適度的了解東方文化的醫療—中醫,這些,才是健康管理師必須要會的技能!
然而,過於理想會不會與現實脫勾?
比起虛幻的理想,我們更在乎實務,國際家庭健康守護學會擁有的是社會企業『愛他命創醫行銷』的醫療骨幹,團隊擁有服務過超過百間的生技公司、診所,對於健康產業的趨勢、健康產業怎麼行銷,目前市面上我們團隊算是箇中翹楚,團隊也因此貼心的為健康管理師準備一堂由醫學心理學蛻變出的『臨床行銷實務』,讓來上過課程的學員,能夠輕鬆的發展所長,鏈結更多資源,有能力去照顧更多的家庭!曾經有一位學員應用課程所學,因為幫助客戶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除了幫助了一個中風患者之外,一週更幫他帶進了十一張合約!
學會能夠提供的協助
身為醫療人員,天天我們都是在生死的十字路口上徘徊遊走,稍一閃神,可能就是一條生命的殞落,但身為一個醫療人員,一輩子,你能救多少人,一萬人?十萬人?真的很有限,醫療人員行醫壽命也不過五十年,該怎麼去多幫助一個人,一直以來都是醫療人員捫心自問的問題。後來,因緣際會下這群醫療人員決定要將這份救人初心的,播種到更多願意為社會健康付出一份心力的人身上,因此,我們超過30名的醫療人員成立了『社團法人國際家庭健康守護學會』,誓願能帶領一批願意跟隨醫療人員一起照顧社會健康的民眾去『攜手呵護更多的家庭』,也將醫療人員臨床第一線的實戰經驗中,凝煉出最精華的一段,做成了『健康管理師』的訓練教材。
國際家庭健康守護學會,是我們這群醫療人員將『攜手呵護每個家』落地的方法,之前國際家庭健康守護學會所培育出來的健康管理師,現在任職於各個生技公司、在診所當解說員的超過數十人,定期的偏鄉義診,也是我們社會責任的一種承擔。『健康管理師』任重而道遠,期望一篇短短的文案,能導正一下社會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