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健康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健康管理師常用來促進健康的重要手段,不僅可促進健康,還可以增加生活樂趣與活力,儘管對大多數人而言,運動是安全的,但對於亞健康族群如果沒有做好運動前評估,運動可能會變成有害而無助益!因此身為健康管理師具備運動的正確觀念其實很重要。例如:在開始運動之前應該自我評估身體狀況、養成規律性運動比短時間高強度的運動更有效果等等。以下國際家庭健康守護學會幫健康管理師們整理出執行運動規劃前的五大運動處方評估要點,提供大家做參考。
運動處方評估要點一:檢視健康狀態是否能勝任運動處方
在開始運動之前,可以先對個案進行運動評估,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就曾提出身體簡易自我評估量表(翻譯自加拿大運動生理協會的身體的身體活動度準備問卷),其中列出七個問題,提供民眾在開始運動處方前,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作為增量運動時是否須先徵詢醫師意見的參考。七大問題如下
醫師是否告訴過您,您的心臟有些問題,您只能做醫師建議的運動?
當您活動時是否會有胸悶的感覺?
過去幾個月以來,您是否有在未活動的情況下出現胸悶的情況?
您是否曾因暈眩而失去平衡或意識的情況?
您是否有骨骼或關節問題,且可能因活動而更惡化?
您是否有因高血壓或心臟疾病而需服藥(醫師處方)?
您是否知道您有任何不適合活動的原因?
由於要能順利的執行運動處方,心肺功能至關重要,而這七大問題主要是針對個案「是否有心血管疾病」進行篩選,如果上述問題有一個以上回答是「是」,那麼就建議要增加活動量之前,應要先徵詢醫師的意見,避免在運動過程中因為心臟負荷過大而失控。
運動處方評估要點二:個案是否擁有正確的運動健康管理概念
進入運動健康管理之前,一定要先評估個案是否有充足的運動健康管理概念,唯有個案擁有正確的健康管理以及運動處方的概念,才能確保個案在運動達到最好成效的同時避免運動傷害,底下提供給大家正確運動健康管理概念的檢核項目:
定時定量、持之以恆的運動效果,遠比單次高強度的運動能更有健康助益
開立運動處方之前,個案以及健康管理師必須確認運動目的
執行運動處方,強烈建議搭配心搏速度監測,除了能得知運動強度之外,更可以作為未來調整優化運動處方依據
個案對於運動處方的接受度並非一成不變,會受到飲食、睡眠、疾病、壓力…等生理及心理因素影響,當自己身體狀況不如預期應主動提出,切勿逞強執行超過體力可以負荷的運動,以免造成運動傷害
除了合適的運動處方,也要選用合格的器材、護具以及以及合宜的場地運動
應階段式提供個案符合當下身體狀況的運種知識
總而言之,設定一個能夠讓自己長期持續安全執行的運動處方,才能健康管理事半功倍。
運動處方評估要點三:調整運動處方時應重新進行評估
隨著持續執行運動處方,個案健康狀況應會有所改善,這時候,為了達到更好的健康管理以及健康促進效果,通常會調整運動處方的頻度、強度、持續時間,但在調整運動處方前,應與個案先行確認底下事項:
重新設定健康管理目標以及運動處方
運動計畫應依個人體能狀況與需要,一步步地增加運動量,確立合理目標、配合天候變化及每次做記錄等原則來擬定。突然的過量運動,易因疲累而使體力過度損耗,反而沒有益處,同樣的要調整運動處方時,也應根據當下個案的健康管理狀況作為依據,再進行運動處方調整。
再次評估身體狀況
當要進行運動處方調整時,建議仍要根據加拿大運動生理協會的身體活動準備度問卷重新進行評估,繼而評估增加活動量的方法。
運動處方評估要點四:個案應明確知道運動傷害的運動傷害的預防與處理
規律適量的運動固然有益身心,但仍需有正確觀念與準備措施,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運動傷害,這些觀念與措施包括:
執行運動處方前應協助個案選購合適的運動裝備與護具:
不合腳的鞋子、護具,反而可能會造成更多關節扭傷、拉傷,甚至部分的患者像是糖尿病患,因為腳底感覺不敏感,須訂製特製的鞋子才能確保運動處方執行時的安全。
執行運動處方之前應做好完善的暖身運動(Warm-up):
足量的暖身運動(約5-10分鐘)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並且提升體溫,讓肌肉關節的延展性以及柔軟度達到最佳狀態,因此在個案要執行運動處方之前,應做好完善的暖身運動。
執行運動處方之後應做好完善的緩和運動(Cool-down):
足量的緩和運動(約5-10分鐘)能促進身體恢復至休息狀態,同時能協助清除運動時所產生的代謝廢物,因此在個案執行運動處方之後,應做好完善的緩和運動。
運動處方評估要點五:個案應明確知道運動傷害處理基本原則
即便在完整的運動保護之下,也仍可能有運動傷害的發生,而急性運動傷害的初步處置,會影響到個案未來身體的修復狀況,底下幫大家整理運動傷害處理的基本原則,口訣為PRICE:保護(Protect)、休息(Rest)、冰敷(Ice)、壓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
保護與休息
當急性運動傷害發生,最重要的是立即停下來不再繼續運動,並將受傷的部位保護好,其目的是減少患部進一步的傷害或惡化。
冰敷
降低溫度能讓局部的血管收縮、肌肉張力減少、局部代謝變慢及減緩腫脹疼痛。
壓迫
現場如果有適當的彈性繃帶或貼紮材料,針對受傷部位給予包紮壓迫,可發揮固定和抑制腫脹的效果,但要注意包紮宜由肢體較末梢處往心臟方向纏繞,且力道適當不宜太緊,以免影響末梢循環。
抬高
腫脹的組織常常造成傷處附近的血液在回流心臟時受阻,抬高患部便是利用重力幫助患部的血液回流至心臟,這麼做的消腫效果會比只用冰敷更好。
全面性的健康管理能讓運動處方健康效果加倍
全面性的健康管理能讓運動處方的健康效果加倍。當我們談論運動處方時,不僅僅是指定一段時間的運動,而是將運動納入整體的健康管理計劃中。這種計劃包括飲食、營養、睡眠、心理健康和身體檢查等多個方面的因素。運動處方應該被視為整體健康管理的一部分,妥善地執行可以增加運動的效果,也使我們更容易達到健康目標,並提升生活品質。
如果不知道怎麼做對做好健康管理以及執行細節,建議大家可以參考這篇:
健康管理師是什麼?全面解析健康管理師的工作內容、出路、薪水發展!
如果想要成為一位稱職的健康管理師,能為個案進行全方位的調理,可以參考健康管理師課程。